天津大学—教授/副教授/博士后等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是“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通过认定的大学。在2017年公布的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天津大学入围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天津大学提出了“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八字方针,始终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扎根国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文、法、医、教育、艺术、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立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三位一体”,把工作重点放在机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上,汇聚校内外各种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教融合,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天津大学以人事制度深化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以北洋园校区启用为契机,着力调整学科发展布局,统筹推进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天津大学“北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健全天大特色终身教职体系、实施教师队伍分类管理,以构建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工作氛围和有利于人才创新创造的软硬件环境。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智能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王文俊教授领衔的“天津大学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智能团队”是一个跨学科的创新团队。成员由人工智能、计算机、数学等多个学科的8名教授、副教授组成。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30名,专职软件研发工程师8名,形成了一支学科交叉、结构合理,中老青梯队式的科研型、应用型高素质研发队伍。团队重点在复杂网络科学、深度学习等技术领域围绕“大数据-算法模型-应用场景”进行大数据智能、城市风险计算、社交网络挖掘等方面进行学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实践开发。近三年内,团队主持的项目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社区风险监测与防范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事件语义案例库建设与临机决策模式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达20多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行业顶级会议发表SCI及CCF会议论文30篇。团队长期致力于将学术研究成果及其转化作为核心工作,与司法部等相关部委、天津市网信办/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委办局、明略数据等企业进行了长期合作,积累了海量的互联网开源数据和社会面数据,形成专业化开放式的应用研发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发展平台。 英才招聘 招聘领域复杂网络科学,深度学习算法及应用,社交网络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计算机专业相关领域招聘岗位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博士后其他岗位申请条件年龄不超过40岁具有海内外高校博士学位,有海外科研经历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学术成果及具有较强发展潜力 薪酬福利 长聘教授(北洋英才计划A档)岗位:长聘教授;薪酬: 税前年薪65-70万元(全口径统计收入);安家费: 250万元(含多渠道资助,免税) ,提供校内人才周转租住房;科研经费:理工科250-450万元(含多渠道资助);团队支持:首聘期内,每年提供1个博士生指标和3个硕士生指标,由学校支持招收1位博士后;其他政策: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安排配偶工作。长聘教授(北洋英才计划B档)岗位:长聘教授;薪酬:税前年薪55-60万元(全口径统计收入);安家费:20-100万元(含多渠道资助,免税);科研经费:理工科100万元、人文社科20万元科研启动费;其他政策:解决子女入学问题。长聘副教授(北洋英才计划B档)岗位:长聘副教授;薪酬:税前年薪40-45万元(全口径统计收入);安家费:10-50万元(含多渠道资助,免税);科研经费:理工科50万元、人文社科10万元科研启动费;其他政策: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博士后国家引进计划: 资助经费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博士后设站单位共同承担,其中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资助每人每年20万元人民币,博士后设站单位配套资助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包括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个人的生活开支、住房补助、社会保险及来华往返国际旅费等。申请条件、时间和遴选程序,均请按照中国博士后的网站上国家规定的要求。其他岗位具体岗位信息,请与邮箱wjwang@tju.edu.cn联系。 报名方式联系人:王文俊联系邮箱:wjwang@tju.edu.cn